清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印發清澗縣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便民服務中心)、秀延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清澗縣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清澗縣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縣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把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條例》和《陜西省地質災害安全防治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縣地質災害現狀,特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1、地質災害安全防治實行“以人為本”和“預防為主、避讓和治理相結合”的工作總原則。
2、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講究實效”的原則。
3、地質災害按照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級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
4、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須堅持各級政府對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統一管理,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的原則。
5、自然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預防并組織治理;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負責防治。
6、確定避讓搬遷數量和規模,統籌安排,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地質災害危險區群眾避讓搬遷工作,優先搬遷危害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群眾。要加強搬遷安置點選址工作,確保新地址不受地質災害威脅,為搬遷群眾提供安全長遠的生產生活條件。
7、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防災工作設施和依法參加防災治理的義務。
二、地質災害現狀及威脅對象
我縣地處黃土丘陵溝壑區,地質環境十分脆弱,是地質災害易發的高發區。截止2022年2月底,全縣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5個便民服務中心共納入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234處,其中崩塌194處、滑坡40處,共威脅1299戶5380人,房屋4379間,威脅資產總計37810萬元。
三、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范圍及防范重點
1、災害類型:我縣境內的地質災害類型有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等。其中,崩塌包括土體崩塌和巖體崩塌,滑坡有黃土滑坡。由于近兩年的雨水較多,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容易發生,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2、地質災害分布:我縣地質災害分布較廣,局部相對集中,不同區域的災害密度、災種分布各有差異,而導致災害區域差異和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縣域內復雜的地形地貌、人居環境、人為工程及經濟活動,使災害的分布顯現出明顯的地形地貌和地域差別。
3、地質災害防范區段:全縣地質災害分為四個重要防范區段:即210國道沿線滑坡、崩塌防范區;205省道及神延鐵路沿線滑坡、崩塌防范區;郝家也便民服務中心北部防范區和東部縣鄉公路沿線滑坡、崩塌防范區。
四、地質災害防治的措施
(一)成立組織機構。為了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縣上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決策、協調和指揮。領導小組由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辦、發改科技局、財政局、水利局、交通局、文旅局、住建局、民政局、農業農村局、教體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氣象局、電力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等單位和各鎮(辦、中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資源規劃局,電話0912-5221087。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各鎮(辦、中心)、村組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將責任落實到人。各相關部門具體職責如下:
1、縣資源規劃局是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職能部門,對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統一管理,重點檢查。主要負責防災的日常事務,編制全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防災預案及組織搶險等工作。同時確定地質易發區域受威脅群眾數量及規模,堅持“技術認定、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的原則,摸排搬遷對象,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納入本年度實施計劃的要逐戶簽訂《避災搬遷安置和舊宅基地騰退復耕協議》,精心制定規劃方案,科學選址。
2、縣氣象局負責暴雨和異常天氣的監測和預報,按時向縣資源規劃局提供長期、中期、短期氣象預報,堅持汛期每日報告制度。
3、縣民政局負責做好災民的安置和救濟工作。
4、縣財政局負責做好應急資金保障工作。
5、縣應急管理局負責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6、縣交通局、公路段負責在災害發生時組織搶修公路,確保交通不中斷,優先運送搶險物資,并負責對公路交通沿線的滑坡等災害監測、預報,并進行防治,確保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及道路暢通。
7、縣電力局要保證城鄉供電,提前做好檢查、檢修準備,地質災害發生期間能正常供電。
8、各通訊公司要在地質災害發生期間保證通訊暢通。
9、縣公安局負責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
10、縣住建局負責災民住房重建工作。
11、縣衛健局負責災后防疫和災民傷病救治工作。
12、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災民恢復生產等工作。
13、縣水利局負責災民的人畜飲水安全工作。
14、各鎮(辦、中心)負責轄區內的崩塌、滑坡變形監測預報,做好防治工作,并定期進行檢查。
(二)落實防災工作責任制
1、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鎮(辦、中心)行政主要負責人要做好轄區內全面領導和指揮防災工作。
2、值班工作制。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時段,各有關單位要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上報和妥善處理重大情況,加強上下聯系,確保不出問題。
3、建立地質災害報告制度。各鎮(辦、中心)、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信息上報規定和地質災害災情信息上報制度,確保在規定時間內上報各類地質災害險情信息,不得遲報、誤報、瞞報。一旦發現臨災險情,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有關人員要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應急調查,確認險情;資源規劃部門要密切配合應急部門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在做好地質災害速報的同時,及時做好續報工作,堅決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等情況的發生。
4、汛期檢查制度
(1)檢查的內容:包括組織、機構、防災減災預案、物資、經費、通訊、措施、預報方法等方面的準備情況。
(2)防災演練:各鎮(辦、中心)、各有關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所轄區內規模大、危險嚴重點,組織機構成員及當地群眾根據防災預案的要求和方法在汛期前進行實戰演練,做到心中有數,一旦發生,能及時處理,確保萬無一失。
(3)檢查處理:各鎮(辦、中心)、各有關部門要加大隱患排查、巡查力度,重點對地質災害防治區進行排查,加強排查黃土區、旅游區、交通干線以及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城中村、農村、學校、醫院等人口聚集區,并及時將排查成果和防災措施建議函告相關責任單位。尤其汛期期間要加強巡查、應急監測、實行臨時撤離避讓措施,并逐步實施工程治理、搬遷避讓,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災后調查制度。縣資源規劃局負責組織實施災后調查工作,災害一旦發生后,要按報告制度規定的時效內做出應急調查,逐級上報。同時盡快完成基本調查,10日完成詳細調查報告。
(三)加強宣傳培訓工作。各鎮(辦、中心)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扎實細致地做好宣傳、培訓工作,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一是針對群測群防監測人員,要加強監測基本方法、臨災征兆識別和“防、搶、撤”方案等方面的培訓;二是針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偏遠山區的干部群眾,要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意識和防災基本知識的宣傳培訓。
(四)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各鎮(辦、中心)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本單位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安排一定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調查處理,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報及治理工作。同時,要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建立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地質災害的新機制。
五、制定本年度防災重點隱患點單項預案
為了切實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本年度選擇了7個地質災害危害嚴重的隱患點,由縣資源規劃局負責編制防災單項預案。各鎮(辦、中心)要對人口居住密集的滑坡、崩塌隱患點制定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并報縣資源規劃局備案。
六、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各鎮(辦、中心)、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切實做好全省移民搬遷中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將地質災害移民搬遷放在移民搬遷工作的首要位置,對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群眾做到“優先搬遷、優先安置”,并將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優先列入“十四五”移民搬遷計劃,并制定本年度地質災害搬遷治理方案。
清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22日